直译与意译
  • 时间:2017-01-12
  • 点击率:

直译与意译这两种译法,自古有之。然而自五四以来,人们围绕着这两种译法进行了激烈的争论:
 
1,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
1922年, 茅盾在《”直译“与”死译“》一文中写到:“ 我们以为直译的东西看起来比较吃力,或者有之,却绝不会看不懂。看不懂的译文是’死译‘的文字,不是直译的。“
1934年,矛盾在《直译 顺译 歪译》一文中写道:“‘直译’一词在‘五四’之后方成为权威。它是用来反抗林琴南氏的‘歪译’而起的。这里说林译是‘外译’,并没有糟蹋他的意思; 只是觉得‘意译’这个名词用在林译身上并不妥当,所以称其为‘歪译’。”
1980年,茅盾在《茅盾译文选集》序言中会议这一段往事,他写道:“后来有的译者随意增删原著,不讲究忠实原文的‘意译’, 甚至‘外译’,那就比林译更不如了。”
从以上情况看,在二三十年代,反对直译的人所反对的是看不懂或看起来吃力的译文;反对意译的人所反对的是随时增删原著、不讲究总是原文的译文。
 
2,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
1946年,朱光潜在《谈翻译》一文中指出:“直译和意译的分别根本不在,想尽量表达原文的意思,必须尽量尽量保存原文的语句组织。因此直译不能不是意译,而意译也不能不是直译。”
1953年,林汉达在《翻译的原则》一文中写到“正确的翻译是直译,也就是意译。死译和胡译不同,呆译和曲译不同,这是可以区分的,他们都是错误的翻译。而正确的翻译是分不出直译或意译的。“
1959年,周建人为《外语教学与翻译》谢了一篇文章,题目是《关于”直译“》。他写道:”直译是要求真正的意译,要求不失原文的语气和文情,确切地翻译过来的译法。“
四五十年代人们认为直译也就是意译,二者无法区分。
 
3,上个世纪五七八十年代
1982年,周煦良在《翻译三论》中写到:”直译可以分为三类:1译音不译意,如democracy译为“德谟克拉西”,而不译为“民主”;2 照字翻译,如crocodile tears译作“鳄鱼的眼泪”,而不译作“虚伪的眼泪”;3 不按照中国语言习惯和词序而按照原文的结构或词与序翻译,如“’你来了‘,他说”。
1978年,许渊冲在《翻译中的几对矛盾》一文中总结“直译是把忠于原文内容放第一位,把忠于原文形式放第二位,把通顺的译文形式放在第三位的翻译方法;意译是把终于云纹内容放第一位,把通顺的译文形式方在第二位,而不拘泥于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。”
1979年,王佐良在《词义 文体 翻译》译文中写到:“一部好的译作总是既有直译又有意译的:凡能直译处坚持直译,必须意译处则防守意译。”
七八十年代译者比二三十年代乃至四五十年代的译者,在理论上都更加成熟了,他们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态度,对直译和意译做了分析和比较。
 
4,国外理论
英国剑桥大学乔治.斯坦纳教授主张意译。他在1975年发表的After Babel一书中发挥了17世纪英国学者约翰.德莱顿关于意译的主张。他写道:“翻译的正确道路,既不是直译,也不应是模仿,而应是意译(paraphrase)。所谓意译,就是‘译者有一定限度的自由,他要时刻看到作者,这样就不至于迷失方向,但他主要是紧跟作者的意思而不是死扣字眼,他可以对作者的意思加以引申,但不能改变。’通过意译,’作者的精神可以得到传播,而不会遭受损失。’好的翻译好比是‘一种写生’。最理想的情况就是,译者不剥夺原作的权威,而能像我们标明加入原作本来就是用我们的语言创作的,它会是什么样子。”


客服QQ: 点击这里
地址: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湖社区18-2-101 客服QQ:2955679245
版权所有: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心一译翻译社
鄂ICP备14013773号-1 公安备案号:42011302000351

13995672493

服务时间:7X12小时